新闻
NEWS
新闻 新闻
新闻 订阅
成都即刻点燃“中国式科幻”
发布时间:2023-02-25 15:34来源:看四川 刘宇岑

电影《流浪地球2》在今年春节档斩获近40亿元票房,这一成绩还在飙升。在海外极低排片的情况下,一度跻身北美票房周榜前十。无数人从电影中收获了感动与热血——中国人不仅有了自己的“中国式科幻”,并且中国科幻正在走向全球。

回顾中国科幻的崛起史,不得不提到“中国科幻之都”——成都。

为什么“中国科幻之都”是成都?为什么成都的科幻氛围如此浓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BA40.tmp

电影《流浪地球2》宣传海报

编辑部的“粉丝”

天台在幻想类小说里很容易发生战斗。“三次元”天台就没有那么精彩了,但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幻世界”)除外。

在《流浪地球2》主演团队抵达成都开启路演的前一天下午,科幻世界天台就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起因是单反(化名)认为人脑和电脑没有区别,子旋觉得这个观点很“机械论”,两人争论了半小时,最后谁都不服输。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FF68.tmp

《科幻世界》2023 年第 2 期封面

1997年出生的单反是山西人,块头很大,戴着黑框眼镜,脸上稚嫩还未褪去,神情里透着羞赧。从小他就爱看科普类书籍,直到某天接触到科幻类文学,“这比科普文章更有趣呀!”于是便入了“科幻坑”。高考填报志愿,单反义无反顾填了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只因为科幻世界在成都。

子旋比单反小两岁,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文专业。在单反眼中,子旋是“社交达人”,身材瘦小,口若悬河,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读过的书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一两千本。现在他们都是社内编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都是刘慈欣。

2015年,刘慈欣的著作《三体》荣获“雨果奖”,“科幻”这一小众文学题材紧跟着闯入大众视野。由于全国最大的科幻杂志社在成都,而科幻迷年龄结构又以青少年为主,成都各大高校的科幻联盟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

四川大学的科幻协会每年都能招新200人左右,协会规模常年保持在800人左右,这是非常难得的景象。相对于一些幻想类作品,特别是玄幻、奇幻类网络小说,科幻并不容易流行,因为科幻阅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知识储备,也需要读者多去思考。

单反和子旋初次见面就是在2017年川大幻协线下见面会上,主持人是四川大学科幻协会会长孙悦。第一次见网友,子旋假装淡定,内心期待遇到能对上“电波”的人,直到单反的出现。六年后,两个人同在一个编辑部上班。

2023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引发全民科幻热潮。这几周,在子旋运营的1 号粉丝QQ群里,每天都会产生几百条的对话。聊天内容从科幻电影、数学作业、国防基建再到银河宇宙。当第1000个粉丝进群时,群里的人都“炸了”,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让新人回答“你为什么喜欢科幻”的问题一度刷屏,群里气氛好不热闹。

《科幻世界》与“掘金人”

2月3日早上,单反意外地抢到了《流浪地球2》路演门票,成了社内人人羡慕的幸运儿。他回忆起在路演的所见,仿佛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1999年,大刘(刘慈欣)第一次在《科幻世界》发表作品,谢楠(《流浪地球 2》主演吴京的妻子)上刊,导演郭帆、制片人龚格尔高考作文都考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在同年《科幻世界》七月刊刊发作品)。”

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也在现场,他低调地在朋友圈写道:“三刷,向年轻的剧组致敬。”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4CCE.tmp

《科幻世界》前身《科幻文艺》

事实上,中国科幻能迎来繁荣,离不开这位幕后“掘金人”。科幻世界从1990年代开始,发掘了包括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在内的大批优秀科幻作家,他们也逐渐成长为中国科幻文学领域的领军者。刘慈欣是最后登场的一位。2006年,当姚海军拿到刘慈欣第二部长篇《三体Ⅰ:地球往事》的书稿时,他敏锐地感知到这部作品有填补大众出版物市场空缺的潜力,于是破例在杂志上全文连载。

《三体》的热销证实了姚海军的判断。他从2002年开始主导的“图书视野工程”,包含了“世界科幻大师丛书”“世界流行科幻丛书”以及核心原创系列“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初版就属于该丛书。因为《三体》,中国科幻从“杂志时代”过渡到“畅销书时代”。

今天,“产业升级”仍然是重心。六年前,导演郭帆就强调,中国科幻电影和美国的差距,主要在于工业化水平。面对“互联网”井喷式发展,科幻产业要实现跨越式蝶变,必须从深邃文字中跳出来,打造系统的科幻资源整合平台。

中国科幻会有那样的一天吗?2023年会给出答案。

2019年,《流浪地球》给国产科幻电影注入强心剂。同年11月,《2019中国城市科幻指数报告》显示,成都总分超过北京、深圳,位列第一,成为2019年“中国最科幻城市”,这一桂冠,成都蝉联至今;12 月20 日11时22分,全球首颗以科幻机构命名的卫星“科幻世界号”AI卫星(星时代-8)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标志着全体中国科幻人、科幻迷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卫星。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在第77 届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上,成都正式“官宣”角逐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申办权。

在此之前,科幻世界一直是中外科幻交流的“桥梁”之一。科幻世界举办过1991年世界科幻年会、1997年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以及近年来每两年一届的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

“这些会议都是国际化的,我们为成都申办世界科幻大会打下了基础。”姚海军对本刊记者说道。成都科幻奖项如此集中,也因科幻世界的带动。代表中国科幻最高荣誉的“银河奖”就诞生于科幻世界,并催生了一系列奖项的设立,例如华语科幻“星云奖”“未来大师奖”“冷湖奖”等。

2021年12月18日,成都成功获选为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举办城市,成为亚洲第二座、中国第一座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成都“中国科幻之都”的地位更加稳固。

时代的盛会

2021年成都市科幻协会作为“申幻”主体,正式向2021年华盛顿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提交申办资料,并负责“申幻”具体工作。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A7C0.tmp

2022 年美国芝加哥世界科幻大会闭幕会,讲台上从左到右依次为成都市科幻协会副会长梁效兰、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美方联合主席本·亚洛、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中方联合主席陈石

最终竞争落在了成都和温尼伯之间。作为成都市科幻协会成员之一,科幻世界责无旁贷,号召全国科幻迷来支持成都“申幻”;相关媒体利用其在展会、活动策划方面的经验,为具体工作出谋划策,协调集团媒体宣传矩阵,扩大成都“申幻”的影响力;八光分文化也加入到这场战斗中来,建立海外平台账号,向国外幻迷传达成都的声音,并在全国7 座城市举办多场线下加油会。最终成都以绝对优势胜出。

当被问及世界科幻大会落户成都将会对成都产生怎样的影响,成都市科幻协会副会长梁效兰告诉本刊记者:“‘申幻’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安排。成都作为主办城市,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科幻之都’。”她认为,借助世界科幻大会,中国科幻将会迎来迅猛发展。“通过举办世界科幻大会,成都将会吸引到更多的科技企业、组织机构和科幻迷,相当于给以往资源一次梳理的机会,也给潜在机遇一条照进现实的路。”

近些年,科幻创业公司不断涌现成都。孙悦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创立了“赛凡科幻空间”,并在成都落地了国内第一家科幻主题空间,《流浪地球 2》上映期间,以机器人“笨笨”为主开发的周边模型众筹迅速破亿;原《科幻世界》副主编杨枫,也选择了自主创业,成立“八光分文化”,以策划出版为基,和英美科幻界进行深度合作,推出《银河边缘》系列,搭建海外大师遗珠之作与国内新生原创作品间的展示平台,并与其他机构共同发起以青海荒原为背景的“冷湖科幻文学奖”——至此,成都已经形成了从上到下,方向各异的奖项矩阵。

中国科幻的愿景不止于此。2022年美国芝加哥世界科幻大会闭幕会上,成都代表团“官宣”2023将以“共生纪元”为主题。“共生”一方面,“以科幻为媒,在中西社群间去打破边界、融通文化、促进理解”,这是世界科幻大会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世界科幻大会是属于所有科幻迷的盛会,由科幻迷共建共创。

今年1月,大会主题沙龙议会征集活动开启不到两周,成都组委会就收到百余条议题。其中一条名为《人类定居地外行星的农业生产》的议题,是科幻迷受到《火星救援》启发后萌生的“脑洞”。这条议题如果入选,这位粉丝将参与沙龙后续的组织与执行。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D27A.tmp

电影《流浪地球2》宣传海报

生生不息

若雨毕业后在高薪大厂上班不到一个月就辞职了,加入了杨枫麾下,成为一名俄文编辑。阳光洒进落地窗,看着专心致志的若雨,杨枫觉得公司还可以给新人们更多试错的空间。

八光分文化位于成都高新区。白天,高耸入云的双子塔引人浮想联翩,若雨总觉得这个场景有《无头骑士异闻录》的既视感。编辑部角落里的“时空穿梭机”,是英国科幻IP《神秘博士》中的剧情道具。书中神秘博士就是用伪装成英国警亭的时间机器,进行空间探索、惩恶扬善。墙上挂有一幅海报,画着警亭、大熊猫和竹林。2016年,拿到《神秘博士》的中文版权,八光分文化开始深耕粉丝运营。2018年,英国媒体为祝贺《神秘博士》登录中国,绘制了五幅带有城市地标象征的海报,八光分文化作为成都的城市代表收到了这幅熊猫海报。

八光分文化最里面的办公室平时并不对外开放,因为书柜编年收录的手稿、信件和史料,都是即将上市的《中国科幻口述史》系列的珍贵资料。杨枫认为,这套由八光分文化与时代出版社共同打造的丛书特别重要。“见证中国科幻艰难起步的人很多都不在了,那时候他们不仅物质条件困难,还要承受不被周围理解的孤独。”中国科幻迎来今日荣耀,前人惺惺相惜,相互扶持,苦中作乐的过往弥足珍贵。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7D4.tmp

带有城市地标象征的海报

周六下午,杨枫和若雨将会迎来一群科幻迷。这群科幻迷都是石室外国语中学教师胥敏的学生,年纪最大的24岁,最小的15岁。

胥敏1997年从《科幻世界》“入坑”科幻文学,在紧张的高中生活中,科幻就是那一束光。2002年大学毕业后任教语文,她认为教学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分数,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希望,于是给初一到初三的学生布置阅读作业,每年读一本《三体》,还要写心得。那时候读科幻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可是胥敏一坚持就是20年。今天她很自豪,很多人逐渐理解并尊重她多年的坚持。

曹越是胥敏教的初三学生,读完《三体》三部曲后,他的感受是“害怕”。“因为这部书对人性的刻画非常真实,能把尖锐的矛盾展示给你看。”“害怕”之后,他尝试“接纳”。在学习生活中遭遇不顺心,他会自我开导,一旦“放在宇宙尺度上去思考”,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他的结论是“我们可以求同存异,尊重彼此”。

同样曾是胥敏学生的李宗杰,如今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在读博士,目前研究可提高工作效率的AI 内容生成。“科幻给了我全方位的启迪。”《流浪地球2》里有一段关于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和人之间关系的探讨,台词是“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李宗杰认为,“人类”更贴合东方价值观对全人类福祉的庇佑。

杨枫准备把胥敏和学生们长达20年的故事,拍成一部口述影片,连同《中国科幻口述史》第一卷,一并作为八光分文化献给世界科幻大会的礼物。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39E1.tmp

被编年分录的珍贵口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