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新闻 新闻
新闻 订阅
世界科幻成都时间|科幻新生代,更具现实感,更多元,更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3-04 11:28来源:科幻协会

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将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成都将迎来世界各地科幻名家,中国科幻也再一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电影《流浪地球2》已经足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如果再往前看,在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星云奖提名和雨果奖最佳长篇;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票房46.88亿,位列当年票房第二、中国影史票房第五……

这一系列案例,无不昭示着蓬勃发展的中国科幻正迈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新年伊始,让我们一起跟着科幻作家、研究学者和行业人士,解读迈向国际的中国科幻,面临的挑战与突破的可能性。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76DC.tmp

科幻人物——鲁般

90后新锐科幻作家。2020年发表处女作长篇科幻小说《未来症》面世;次年,凭借《未来症》获得第三十二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作品入围第三十二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22年,在第十三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上获年度新星金奖。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D200.tmp

鲁般/图据受访者

科幻人物——万象峰年

青年科幻作家,蓉漂,代表作品有《赛什腾之眼》《一座尘埃》,其作品《赛什腾之眼》获第四届冷湖奖中篇一等奖、第十三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小说金奖等奖项。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32BE.tmp

万象峰年/图据受访者

关注“人性”

写更有温度更具现实感的科幻小说

《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曾感叹说,对于新一代科幻作家而言,科幻是他们关注现实的一种手段,环境、人口、医疗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都成为了他们科幻作品中的主题。

新锐作家鲁般的小说,就是这一类作品的典型。相比于传统的科幻作家,鲁般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其书写宇宙、战争、机甲等等的“硬核”科幻,鲁般更愿意关注作品里能体现出“人性”的那部分,他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关于未来的工笔画,思考技术对人性的异化。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6CCB.tmp

鲁般作品《未来症》

在这位闯入科幻领域不久的新锐作家看来,人性才是所有文学作品里永恒的主题,“不管主角是外星人、机器人、动物还是植物,说到底,我们都得赋予它一个人格,才能把它写出来。其实,我们的故事里写的都是‘人’。”

像鲁般这样的新一代青年科幻作家们,似乎越来越不愿意按照传统科幻的逻辑进行创作。比如说,在许多前辈作家眼里,写科幻的第一步,是从学术期刊、科普节目、国内外论坛上的学术研究成果获得“点子”,再围绕“点子”形成科幻作品的选题——这也是科幻小说往往被戏称为“点子文学”的原因。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8B60.tmp

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剧照

但鲁般却说,自己创作的出发点并不是类似于科技大爆炸、新的星球等等这些‘点子’,自己在创作的时候,甚至从来没有试图去寻找过这些‘点子’,“我的小说,视角始终是关注当下的。”鲁般举例说,比如他的小说《新贵》,灵感来自于BBC的一个针对人口膨胀纪录片,“人口膨胀并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鲁般的中篇小说《新贵》,想象了一个人口膨胀十分严重的未来世界。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为了缩减人口,法律会规定一个需要去死的法定年龄——如果愿意在法定年龄去死,可以立即获得几百万美元的奖金,成为“新贵”,“其实这篇小说提到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人性问题,贫富差距的问题,还有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等等思考。”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BD4E.tmp

科幻电影《升级》剧照

像鲁般这样的新生代科幻作家有很多,他们的科幻小说更加有温度,把更多的笔墨放置在了“人性”的描写上。

比如路航,擅长将视野投向传统文化,试图营造出科幻与传统相结合的科幻故事;万象峰年的《赛什腾之眼》,是以新中国的石油专家黄先驯、陈贲二人为原型,将他们留下遗憾的、没有讲完故事通过科幻的方式继续讲述下去;还有齐然的《飞跃松花江》,淡化了科幻细节,通过近似散文式的表达,以姑姑、姑父的生活出发,展现家乡、社会与人文……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B6F4.tmp

第四届冷湖奖获奖作品集,其中包含《赛什腾之眼》等作品

以科幻的方式一针见血般指出现实问题,科幻文学的这个特殊功能让青年科幻作家们深深着迷。科幻对于他们来说,仿佛一个窥探社会问题的显微镜,可以将人类已经存在的细小问题,通过时空穿梭而放大数倍。正如鲁般所言,“你知道某些问题已经存在,但目前还没那么严重,但科幻可以将这个‘未来’放置到‘现在’。”

环境变化

科幻从单一文字形态向多元艺术形式转化

让新一代科幻作家们切身体会的是,如今的科幻创作环境正在变得和以前不同。

比如,科幻创作不再单单局限在写文章这一件事之上,而需要考虑到游戏、视觉、周边设计等等不同文化形态是否可以相互转化。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ECE9.tmp

红星新闻记者体验由科幻小说《闭环》改编的剧本杀《星落五丈原》

“有很多游戏的厂家,会找到一些科幻作家定制他们的游戏小说。许多作家也愿意参与到这样的工作中来,创作了很多这样的作品。”姚海军介绍,过去的科幻作家创作出一篇小说,只能等待未来有人能对其开发;而现在,许多作品刚刚出版、甚至还没出版,就已经被其他产业链的商家预定,“我们在读部分新作品的时候也能感觉到,一些科幻作家们在写小说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到这篇小说在未来是否能够被电影化。这不仅仅提供了作家更多的机会,也使得他们的创作更加多元。”

科幻作家万象峰年,便是如此。他在科幻小说的叙事方式上进行了诸多创新,例如他的中篇小说《赛什腾之眼》,曾获得第四届冷湖奖中篇小说一等奖和第十三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小说金奖。这篇小说,试图打破叙事的时间顺序,将过去和未来两条时间线索穿插安排,使得叙事产生了跌宕感。

万象峰年说道,他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不仅仅会阅读文字,还会特意对音频和视频进行专项的“阅读”。在谈及是否会在写作时考虑作品的影视化,他坦言,科幻作者必须要去学会跟市场、跟现实的世界打交道,“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如果我写这一篇作品,它马上就有机会被市场拿来讨论;另一种是,可能某篇作品得等到很久以后才能产生潜在的收益。这个时候要怎么选择呢?生活自然会告诉你答案。”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18FB.tmp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刘慈欣科幻小说《乡村教师》

毋庸置疑的是,新一代科幻作家的创作氛围正在日益变好。让鲁般感触颇深的是,当他逛书店的时候,发现科幻类目的书已经越来越多,甚至摆在了推荐的位置,“不仅仅只有《三体》,还有更多科幻作家的作品,包括国外作家的科幻小说。”

如今愿意发表科幻文学的平台越来越多,还涌现出像银河奖、星云奖、未来大师奖、冷湖奖等更多的科幻奖项激励着新一代科幻作家们写作,鲁般说,“大家能够感觉到生活的日新月异,能够感觉到科学技术带来的进步,所以大家有了更多的畅享未来的动力。”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4145.tmp

火锅之城/潘中豪绘

比如被称为“科幻之都”的成都,就让“蓉漂”作家万象峰年感受到了舒适的创作环境。

万象峰年直言,成都是一座有着科幻吸引力的城市,它建立了一个从科幻兴趣到科幻行业的桥梁,“成都有许多多元的选择,让更多的科幻形态能够在这里保留下来。除了科幻写作的积累之外,像我这样的作者,可以选择缓慢而谨慎地创作,比如在写作的同时,选择小巧灵活的科幻创业支持创作。”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6A4A.tmp

万象峰年与妻子开的科幻主题咖啡馆/图据受访者

万象峰年与他同为科幻爱好者的妻子,选择在成都开了一家科幻主题的咖啡馆,在他们咖啡馆的置物架上,摆放着万象峰年在科幻文学比赛中获得的奖杯、发表着自己作品的样书和样刊,以及刘慈欣等其他科幻作家的签名赠书。

“我们的生活都被科幻所改变了,如果不生活在成都,很难说我能坚持科幻创作多久,能维持科幻爱好多久。”万象峰年笑言。

世界科幻大会

一座破除交流壁垒的“巴别塔”

正是因为“科幻”是西方舶来品,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那段中国科幻低迷期,科幻作家们的作品有着对西方世界观、价值观的模仿痕迹。但很明显地,对于新一代科幻作家而言,他们已经越来越擅长从中国式思维出发,建构属于中国的科幻世界。

“中国科幻摩天大楼,都是由一块一块基石累建的。从地基的时候,我们是在遵循建筑规律搭框架,就像是90年代的科幻,我们主要是在模仿。”谈及创作心得,鲁般显得斗志满满,“现在,随着楼越建越高,我们开始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而是更加中国化。我觉得中国科幻的魅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展现了。”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9A25.tmp

熊猫之城:不辜负美食的未来/杨汇绘

的确如此,近两年来,新一代的青年作家在不断地进行多风格化突破与尝试,比如王元的作品,多以家庭和亲密关系为主题,讨论情感表达的复杂性与失去的痛苦,探寻人类内心柔软之处。他的《见字如面》就是其中的典型,在这篇小说里,女主人公处于量子态,作者将她那份感人至深的爱情与高智商网络犯罪相联系,男主人公通过蛛丝马迹的探寻,才后知后觉了解了这一情感羁绊。王元希望通过他的作品表达,即使未来拥有了高科技,人类情感仍然隐秘、脆弱和互相依赖。

除此之外,还有地域性科幻写作也日渐崛起,青年科幻作者们将作品同具体的城市和地区的文化进行结合。比如《姑苏密码》(江苏苏州)、《杭州搁浅》(浙江杭州)、《灵龟复活》(山东青岛)、《古蜀国密码》(四川)、《群星》(四川成都)、《小镇奇谈》(四川绵竹汉旺镇)等等。

D:\SOFT_PHP_PACKAGE\phptmp\phpCF9D.tmp

100年后的成都中枢核心/李俊绘

“当我们本身就成长在被科技所包裹的世界中时,是有条件在脑中构建一个我们自己心目中未来的模样,所以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家已经开始从自己的视角,甚至是从自己国家历史的视角来书写中国科幻。”鲁般说,这些作品其实都是中国科幻在散发独特魅力的佐证。

对于青年科幻作家们而言,今年即将在成都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是一次重要的机会,正如万象峰年所说,他十分希望能有更多交叉行业内的人士能够注意到科幻小说,“结合更多的手段,把大众的目光吸引到科幻领域”。

除此之外,青年作家们也期待着能在世界科幻大会之上与更多的国际作家交流,在他们眼里,世界科幻大会俨然成为了一座破除交流壁垒的巴别塔。

“只要消除了文字阅读的障碍,就好像是擦掉了中国科幻这颗钻石上面的那层灰,很多东西都会发光发亮。”鲁般说,他希望今年来成都参加世界科幻大会的国外出版商、译者、编辑,更够近距离地体会中国科幻的魅力,“我相信,今年的世界科幻大会,会把中国科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文章来源:红星新文化

编辑: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