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新闻 新闻
新闻 订阅
成都的咖啡店选址有多野
发布时间:2022-09-15 19:31来源:YOU成都

当我们习惯将“咖啡馆”称作“咖啡店”,头脑中对这一空间的印象也逐渐褪去高调和精致。它不 一定要在商场,也不一定要多大的面积,就像随时出现在街角的便利店,开始变得更轻盈和亲切。 对传统商业选址规则的不屑,在近两年愈演愈烈。社区店早已成为了主流,小巷子、河滨路也只是 常规选择,咖啡店主们仿佛在比谁更会找稀奇,把一家家店,开在了“不可能”的地方。 这座城市更多的“卡卡角角”都被翻了出来——菜市场、茶馆一条街、家属大院,这些少有外人踏 足的地方,正因为足够野生,才让开在这里的咖啡店变得足够有趣。 这一期的三家店,选址一家比一家野。

The Burrow 陋屋:头顶长着飞艇的鸡棚?


锦江区中道街159号-38号(即将开业)


搜集选题资料的时候,在编辑部群里问了一嘴,没想到问对人了。丸西家楼下即将开业的这家咖啡店,前身居然是个鸡棚。


还有比鸡棚更野的吗?

20220925\f407ba046edcadbebba09d5914a8569e.png

20220925\cab3a54accb97a66f61163b352b0d2d9.png

半年前第一次经过这条街的时候,很难相信自己还身处市中心,仿佛回到了十八线小城的露天菜市——卖菜的、卖土鸡蛋的、卖东北大饼和包子的,穿着胶鞋和围裙的大叔沿街杀鱼,拔了毛的鸡鸭光溜溜地被挂在肉架上……整条街散发着一股“野味”,让人有点上头。


如今回到这里,发现周围规整了许多。曾经破烂的鸡棚居然有了点摩登的味道。



我想能在这里开咖啡店的肯定不是一般人,眼光很辣。一搜,果然,老手了。


The Burrow陋屋,老店在四川传媒学院里面已经开了4年,位于中道街的这家是二店。一店创立的时候,主理人老常还是川传的学生,开店的初衷很真实——


“年轻就出来搞点事,开咖啡馆就是看上去更体面一些”。


没有扯“梦想”“喜欢”,但照样把事儿做得很像样。

令人惊艳的空间质感和稳定的咖啡出品,让陋屋成为了川传学子爱去的“神秘组织”。


“学校里”“神秘组织”,这让你想起了什么?是的,《哈利·波特》。

“The Burrow”这个名字就取自里罗恩一家的家族宅邸“陋居”,因为和老常设想中店铺的气质相近——看似扭曲而不真实的小木屋,充满故事感的老物件,犹如“自己家的厨房”般自在随意的氛围。


翻译时特意将“居”改成了“屋”,也是因为这个字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店里随处都是老常从各地淘来的旧货,有一把来自山西的钢盘椅,足足要三个人才抬得动。


几十年前,它被一位同样爱淘旧货的老人以125元的“高价”买下,成为了一家人关于家的“记忆锚点”;如今它几经颠簸来到成都,被摆在这间有魔力的咖啡店,过往岁月留下的痕迹都成为了新故事的注脚。

陋屋的老店招牌上没有店名,只挂了一搜金色的飞艇。


“我们在尝试做一些蒸汽朋克的东西,魔幻和科学共存。那个时代人们刚发现蒸汽动力,大家就渴望以此做一些事情,飞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东西”。


这艘飞艇现在也“飞”到了市中心,降落在新店的屋顶上,因为想要在咖啡氛围更浓厚的地方跟大家一起玩,做沉淀。

老常并不把新店定义为一家“咖啡店”,这儿更像是一个COMMON ROOM(公共休息室),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动手做一杯咖啡,店铺的角色只是提供一个空间。因为大部分人的家里没有吧台,那不如来这儿,高质量、有趣的咖啡豆已经备好,你只需要发挥创意,就像“在家做一杯好咖啡”。


重心是咖啡品质,所以也没有菜单。它也可以承载更多的东西,比如咖啡培训、精酿啤酒、市集活动等等。


总之,这是一家为大家开的咖啡店,而不是为老常自己开的。不需要华丽的装潢,不需要逼格和调性,只要有咖啡,只要有一方天地让你好好和自己待一会。


陳COFFEE:前身是四季拖鞋店


成华区双林中横路8号4栋附3号


双林社区,夹在双林路和双桥路之间的一大片楼梯房,是曾经的国企家属大院,如今多为老年人居住。00后们应该很难想象,一个小区内部居然会有菜市场、茶铺、小学、诊所,和各种串串、火锅、凉菜店。


而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度过的,所以对陳COFFEE充满了好奇。



这是一家只有6平米的小店,米黄色的店招,原木色的窄门,门上开了一扇圆圆的玻璃窗。店内一大半的空间都用作操作间,吧台区域只挤得下两个人。


或许连这个铺面本铺都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有成为咖啡店的一天,因为在这之前,它和咖啡八杆子都打不着——


没有看错,就是拖鞋店。


“四季拖鞋”,这个词也相当复古了吧,印象中是90年代时爷爷辈才会穿的有洞洞的凉拖鞋,要配透肉的黑丝袜,从脚踝提到小腿那么高。


选址在这里好像是“野”了点,但店主陈二妹有着自己的考量。此前她做了六年的咖啡师,这次创业的初衷,就是开一家“温馨的社区小店”。


双林社区显然很符合这个设定,或许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找了好几天的铺子,在准备收工之前碰见,一眼就定下来了。


陈二妹姓陈,所以叫陳COFFEE,特意跟我强调是繁体的“陳”,因为看了甲骨文密码,含义是“进取和攀登”。


图源/百度百科


还真的有很多因为姓氏过来的客人,有一天两个女孩子来店里,都姓陈,和陈二妹一起拍下了这张“3陈”照。也有人自己不姓陈,但喜欢的人姓陈,所以来到这,像在完成某种隐秘又悸动的仪式。

每天早上十点,陈二妹来到店里,准备好营业所需的物料,根据天气和豆子状态,把咖啡机调试到能满意出品为止。这时如果有客人来,就先端上一盘水果和新疆朋友寄来的坚果。放上音乐,聊聊天。


这里的生活气息浓厚,让陈二妹感到久违的亲切——


有个小女孩每次路过都会很开心地大声喊阿姨、阿姨;骑自行车的大叔总会在下班之后,来上一杯冰拿铁;准备复读的高三女生,常常在吧台写她最偏科的物理作业。



店里的的咖啡豆大多为中烘和中浅烘,风味清爽具有果汁感,特别适合做冰美和特调。


罗米亚赞歌是招牌特调,冷泡花毛峰和埃塞水洗浓缩液混合,用无花果玫瑰酱和柠檬汁做打底,再淋上两厘米厚的椰奶奶盖,撒上薄薄的日本柚子盐,整杯咖啡层次感十足。


开业的第六天,快打烊的时候,一对夫妇牵着两只狗狗路过。陈二妹随口说了一句“好乖啊”,没想到阿姨便问道“要不送你一只吧,你喜欢哪只?看你很有爱心,又开了一家这么温暖的店,一定会对它很好。”


于是,陳COFFEE有了自己的柯基小天使“财财”。


陳COFFEE守护着“财财”,而这个家属大院,也在守护着这家温暖的小店。

猫茸茸咖啡馆2.0:曾是养生保健按摩店


成华区东篱路33号附2号


在猫茸茸2.0到来之前,东篱路只是万象城附近一条不起眼的斜街。或者说,对年轻人来说不起眼,却是退休中老年人的天堂。


我愿称之为“茶馆一条街”,一到下午全是喝茶晒太阳的伯伯孃孃些,热闹得很,整条街被搓麻将、嗑瓜子和摆龙门阵的声音淹没了。听住了二三十年的老土著说,这条街别说咖啡店,奶茶店都没开过一家。


猫茸茸所在的位置,前身可以说是相当硬核——


“是家按摩店”。


带着好奇心,我在百度地图时光机里翻到了它2019年的样子:


图源/百度地图


老板邹星星,人称“成华区陈柏霖”,长相其实没太大关系,性格倒是一样佛系。厌倦了之前的电商运营工作,却又不会做别的,就来卖咖啡了。

选址的决定也很简单,主要是离住的地方近,骑自行车几分钟就到了。他在小红书上记录自己的开店经历——房租2500块,为了省钱能自己动手的就不动钱包,灯是宜家买的半价货,咖啡机磨豆机都是三年前自己学做咖啡时就买好的,冰箱也是从家里搬来的,整个投入不到1万块,就把店开起来了。


我去的时候他和传说中的一样,捧了本书在看,水泥吧台边坐了个老顾客,点了杯拿铁也在看书。本来还想坐会,看这场面还是算了,位置太少,外面太晒,最主要是怕打扰了他们的宁静。就像老友记里菲比说的,“leave my aura alone”。


打包了杯冰美式,连盖子都没有,就是外面快餐店5元畅饮的那种透明塑料杯。


拼配深烘豆,焦而不苦,完全不酸,闻起来还有股猪肉脯的香味,不太爱喝美式的我居然还有点喜欢。邹星星以为“猪肉脯味”是贬义,说下次要扭转我的看法,虽然是自学咖啡,底气还是有的。


“当初开店就是因为发现自己做得比外面很多店都好喝。我不推荐豆子,毕竟各人喜好不同,但你随便喝,都好喝。”


邹星星说这个店有一种魔力。


“来之前不觉得有什么好的,除了便宜。位置又偏,又小,而且附近都是老人在居住。开起来以后,发现这里静谧、闲适,坐在店里就能看到碧蓝的天和三角梅。很多客人表示在这里坐着会莫名其妙静下来,焦虑的情绪会随着来往的燕子与麻雀一同叽叽喳喳地消逝。”


我却觉得,有魔力的不是这个店,而是他这个人,因为活成了很多人羡慕却不敢的样子。


我也很久没见过眼睛这么清澈的大人了,黑眼仁圆圆的,像戴了美瞳一样,可以说19岁,也可以说29岁,或许正是这么随性的生活态度让他不容易老去吧。


尾声


在这样不确定的时期,不寻常的选址也折射出店主们的让步与坚持。


让的是,舍掉了咖啡作为现代社交介质所附带的浮华;坚持的是,一间店应有的温度和做“好喝的咖啡”的初心。


 * 外出请做好个人防护,安全出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YOU成都 (ID:youchengdu2018),编辑:阿七,图源:阿七、文中商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