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给了抢滩新质生产力一个切入口。
刘慈欣曾说自己的童年时代,有一个清晰蚀刻在记忆中的夜晚:他站在河南罗山县一个小村庄的池塘边,注视着一颗小小的星星缓缓地划过黑色苍穹。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日期是1970年4月25日,那时他7岁。
52岁那年,刘慈欣凭借《三体》捧回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仅仅6年后,《三体》描绘的未来用脑电波交流的场景照入现实:脑机接口在人体上实验成功,并首次靠“意念”向世界发送了一句“Hello World!”
在这个跨越50多年的故事里,科幻成了线性时空里那把神奇的密钥,通行于现在和未来、虚幻和真实。而支撑科幻的,则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当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落下帷幕,会为我们留下什么?或许,答案不在此刻,而在未来。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期间,市民在展区参观体验。图据/视觉中国
从历届世界科幻大会上获奖的雨果奖作品,可以看到这种“未来性”。
远如1956年的获奖作品《星》,其中首次出现卫星通讯,如今拥有这一功能的手机已进入市场;1963年的获奖作品《2001太空漫游》,提出的人工智能、电子书、平板电脑,如今也已走入千家万户;近如2013年的获奖作品《星际迷航》提出的星际旅行,仍是当下备受关注和讨论的技术革新。
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一个科幻成真的时代,不妨说这也是酝酿全新生产力变革的时代。毕竟,科幻最繁盛的时代,也是科技进步最为迅猛的时代。眼下,热议的“新质生产力”,正是基于在信息革命基础上孕育兴起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的生产力,带来不同于以往的新质发展。无论是当前流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还是蓄势待发的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最初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重新勾连技术与世界的关系,重塑我们的生活。
我们该如何以更大的确定性去把握未来?科幻,给了抢滩新质生产力一个切入口。
一方面,科幻是培育想象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励创新创造的催化剂。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根本看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以科学和想象力为核心的科幻,点亮一代又一代人对于未知的好奇和热爱,也孕育出一批批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另一方面,当下的科幻已越出纯文学的领域,正以强大的渗透力和前瞻性,与游戏、动漫、影视等业态融合。据《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77.5亿元。作为朝阳产业,科幻产业既是新兴产业的亮点,也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以科幻力抢滩新质生产力,正成为许多城市的选择:首都北京围绕石景山首钢园打造了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武汉光谷以科幻产业为切入口,成立元宇宙研究院,逐步加码在文化产业布局……此次世界科幻大会上,《科幻产业成都共识》发布,“天问”计划亮相,总投资约80亿元的科幻产业项目签约成都——既有能打造科幻电影、科幻公园、科幻沉浸式体验等成熟业态的头部公司,也有瞄准情景剧、游戏、元宇宙等新业态新赛道以及进军场景消费的新力量。事实上,成都科幻产业占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规模的近四分之一,2018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率达19.11%,已成为“科幻第一城”。
《科幻世界》杂志社首任社长杨潇在回忆前身《科学文艺》创刊时,始终不忘一个背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全国都洋溢着学科学爱科学的激情。正是这一全社会的激情和狂热,托举起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并作为一扇窗口见证中国科技书写的未来。
当下,中国正在从互联网时代的“后来者”努力成为新一轮信息革命的“引领者”,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中所孕育的新质生产力亟待爆发。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或将成为历史的韵脚,记录国家与城市澎湃的科创激情。在未来回望时,人们会想起开幕式上大会荣誉主宾罗伯特·索耶说的那句话,“我相信,今天在座的一些年轻人是第一次参加世界科幻大会,而接下来的这五天在他们心中种下的种子,将永远改变他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