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新闻 新闻
新闻 订阅
跨越文化与科技,承载人类浪漫与想象: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影视特效峰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10-21 23:49来源:科幻协会

无论是古装史诗大片里飞檐走壁、飞花摘叶的离奇幻想,还是科幻电影里上天入地、遨游太空的宏大场景,跨越文化与科技的影视特效产业一直是承载人类浪漫和想象力的技术沃土,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进程的集中体现,也是影视工业化实力的缩影。


10月21日上午,成都科幻馆太阳厅,维塔工作室联合创始人、CEO理查德·泰勒,《流浪地球》系列导演郭帆等嘉宾,出席了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影视特效峰会。


/tmp/phpQyglRx





一位电影特效大师

在中国的25年





峰会现场的主视觉色被设置为绿色,这个颜色代表着电影人、特别是特效工作者在绿幕前忙碌的每时每刻。


维塔工作室以《指环王》系列电影特效而蜚声世界,在近30年里为全球影迷打造了众多影像奇观:从精细的昆虫翅膀到庞大的机械战士,从山崩海啸的气候到半人半兽的精灵……


郭帆回忆,自己和泰勒结缘是2015年,为了拍摄《流浪地球》,他和龚格尔在新西兰拜访了维塔工作室,第一次见到了泰勒,“两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在泰勒面前许下了一个特别大的愿景,我们要拍中国最伟大的科幻电影,但当时并不知道怎么拍。”


郭帆还记得,维塔工作室的会议室并不大,但背后摆着5座奥斯卡小金人,金光灿烂。


/tmp/phpv0kJdq

郭帆邀请泰勒登台

/tmp/phpHpbPuM

理查德·泰勒


在题为《25 Years in China(我在中国的25年)》的主题演讲中,泰勒分享了自己和中国的故事。让年少的泰勒最终走上视效这条路的,是他童年看到的一本二手书,这是成都资深雕塑家赵树同参与创作的雕塑作品《收租院》的画册。正是被这些充满力量感的雕塑所影响,泰勒才决定学习美术,最终走上了视效这条道路。


/tmp/php8g8QVk

理查德·泰勒在发表主题演讲


和中国、和成都的缘分就此开始,泰勒的维塔工作室和中国很多电影、高校都有合作。除了影视特效的合作,维塔工作室还在珠海横琴新区受邀打造了中医药主题沉浸式叙事体验馆,最近还和周杰伦合作了短片,设计了周杰伦的数字人。


泰勒说,“我相信在我们的业界当中是没有任何秘密的,我们没有任何专利,也不会隐藏任何东西,我们希望能够将知识一段一段传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他还表示,在这趟25年的历程中,他有着极好的体验,而这段经历也验证了中国给新西兰公司带来的机会和友谊。





“样片仅供参考” 

观点撞出火花




过去的数十年,中国电影特效行业,通过沟通交流和自我探索,逐渐走上了世界的舞台。一段浓缩见证国产影视特效“非凡跨越”历程的短片过后,峰会进入“样片仅供参考”圆桌会议环节。


“样片”,代表着从嘉宾自身的代表作与丰富经验;“参考”,代表着本场讨论充满开放性,并不提供标准答案。参与本次圆桌的嘉宾除郭帆和泰勒外,还有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常洪松以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由王红卫担任圆桌主持。


/tmp/phpBL2G3B


嘉宾们的对谈,从回忆对自己意义深刻的影视特效启蒙镜头开始。


泰勒说,让他最震撼的电影是1993年上映的《金刚》,“非常震撼,我们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到其他星球生物,一个那样的大猩猩可以做得如此栩栩如生。”


郭帆的特效启蒙是《终结者2》中T-800在熔岩中竖起的大拇指。后来,很多电影、游戏都对这一镜头进行了致敬,包括斯皮尔伯格。


常洪松则回忆,让他最难忘的是1980年代的电影《骆驼祥子》,电影中出现了已经消失的牌楼,但那时没有特效,又是用胶片拍摄,那这个消失的牌楼怎么出现在胶片上的?直到后来看资料,这一谜团才解开。原来他们是画在玻璃上,然后用摄影机的透视关系去拍的那一场戏,“像魔术师一样,那个镜头记忆犹新。”


在对谈中,嘉宾们还围绕如何平衡浪漫想象与硬核科技、AIGC如何赋能影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tmp/phpR4ae9H


郭帆回忆,自己很早就开始用人工智能,比如声音修复,将演员变老或者变年轻。但后来看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还是感觉到焦虑,于是开始看书、和科研人员交流,焦虑才降低了不少。在他看来,创作还是人为核心,AI是工具,是画笔,每个人都可以拿画笔,但艺术家和普通人不一样,比如都可以写字,大刘就写出了《三体》。


常洪松也看到业内对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带来的焦虑,但在他看来,AIGC会加快我们的创作速度,技术的发展会为创意提供更多可能,“审美还是自己的,技术只是提供更多可能。”


泰勒则谈到人工智能带来的版权问题,人工智能产生的东西,都是原创的吗?普及后,是否带来法律层面的危机?未来我们需要通过AI赋能自身,但尊重其他的创意形式,尊重内容的原创性,这是基础。科技的进步带来技术的更迭,但唯一不变的,始终是情感。





“浪潮来临”

科幻影视新作令人期待




随着新技术浪潮的来袭,人们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关注前所未有的高涨,科幻题材影视的创作也迎来热潮。在接下来的“浪潮来临”路演环节,多位电影人在现场带来了他们的科幻电影创作新动态。


/tmp/phpt4Sng3


北京自由酷鲸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制片人赵阳,导演、编剧孙浩,以及《流浪地球1》的编剧严冬旭在现场公布了科幻电影《太空冬眠》的海报。


孙浩回忆,故事来源于他看到的一个新闻,有科学家在不冬眠的小鼠身上找到了“冬眠开关”,这一研究似乎为人类实现冬眠带来希望。“未来人的脑神经是否能做改造,是否能冬眠?这一故事就是以未来二三十年后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科幻的落地。”


主创也透露,这部电影项目将落地在成都,因为成都的科幻氛围、优秀的人才团队以及成都和郫都区政府给予的政策扶持,都让成都成为一个最好的选择。


/tmp/phpnxdxdC


作为多部成龙动作电影监制及前TVB资深制片人谭祖慧,带来了新电影项目《星辰》,并首次发布了海报。海报上有三星堆的金面具、青铜神树……令现场观众纷纷猜测,这部电影到底将如何展现三星堆的神秘元素。


/tmp/phpqAUevg


今年年初电视剧《三体》热播,视觉特效高度还原了原著中的人物、场景与事件,受到了许多《三体》原著粉丝的肯定。这部剧的视觉、动画导演陆贝珂,跟观众分享了制作幕后的故事。陆贝珂特别提到了剧中最经典的“古筝行动”,当时团队和纳米科学家、造船专家探讨,比如船被切开后是什么样的?船体怎么扭曲?碎片如何摊在地上?团队花了很长时间,在计算机上做船的钢体碰撞、扭曲效果模拟。


/tmp/phpQk0Kc7


陆贝珂的真诚分享,让现场听众有机会了解到超级IP影视化背后复杂、艰难的影视特效工作,也让大家看到了如今国产影视特效的巨大进步。


说到国产影视特效,墨境天合成都公司多年来也为众多现象级影视作品进行特效创作与制作。活动现场,该公司CEO、视效总监刘颖向大家介绍了《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宇宙探索编辑部》等深受影迷喜爱的科幻、奇幻电影特效背后的故事,“视效让我们的电影梦更加绚丽。”


/tmp/phpTIbWIn

MORE VFX成都CEO、视效指导刘颖。摄影/王效


国产科幻片的影视特效,从1980年《珊瑚岛上的死光》算起,至今已经过了四十多年。新的技术浪潮带来新的奇观,立于21世纪的当下回望过去、展望未来,至上的热爱和无限的想象、细致专业的匠人精神和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会引领影视特效一直向前,走得更远。


而成都作为有着丰富历史文化、浓厚科幻氛围的城市,在被称为AI元年的2023年举办此次影视特效峰会,必将不断厚植影视特效产业土壤,为未来影视特效的创新和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tmp/phpN0qamg